一、學校歷程
安徽合肥醫藥衛生學校(原安徽紅十字會衛生學校)1988年經安徽省教育廳、衛生廳聯合批準設立,由安徽省紅十字會及安徽三聯教育集團共同舉辦,是全國紅十字會系統唯一一所衛生類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坐落于合肥市合馬路東華大道100號,2022年3月更為現名。
校園總占地面積35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4.7萬平方米。學校內設校辦公室、黨辦、教務處等13個部門,人員配備齊全,崗位職責明確,學?,F有三年制中職和五年制高職兩個辦學層次,開設護理、藥劑、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技術、美容美體(醫美方向)、助產(高職)等六個專業,學校建有基礎機能實驗室(含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實驗室)、形態實驗室(含組織胚胎學、醫學生物學、微免學等實驗室)、基礎護理示教室、模擬病房、??谱o理(內、外、婦、兒)、急救護理等32個實驗室與多媒體教室、微機室、圖書閱覽室等教學場所。
二、辦學目標
學校始終遵循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一流紅十字特色學校,育最佳基層醫護人才”的辦學宗旨,面向基層、面向社區、面向農村、面向醫療衛生系統及紅十字會系統培養第一線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升為普通中專后,提出“二次創業”,明晰了“精耕細作、差異發展;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的辦學思路;明確了“服務于基層醫療機構、紅十字會系統第一線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立足當前,突破瓶頸,夯實基礎”,利用六至八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從職業學校到普通中專的轉型,建設成為辦學特色鮮明、示范效應明顯的合格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第二步“質量提升,品牌效應”,利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全國紅十字特色模范校。第三步“辦學層次提升,培養高水平人才”,利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設成為高等辦學層次的國際護理學院。目前學校發展正處于從第一步向第二步跨越的關鍵時期。
三、辦學能力
思想明確。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促進學生升學和就業為導向。堅持把“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定位準確。學校為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辦學層次為中專;以護理類專業為主體,積極發展醫學類相關專業;以中專學歷教育為主,適度開展3+2教育和五年一貫制教育。堅持立足合肥、服務全省,面向基層、面向社區,面向農村、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及紅十字會組織為根本,辦學30余年來,培養“下得去、用得上、養得起、留得住”的中等層次的衛生類應用型技能人才3萬余名。
多方認可。學校多次被教育主管單位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先后榮獲“安徽省紅十字模范?!?、“平安校園”、“省級示范實訓基地”、“安徽省重點中專學?!?、“安徽省中職示范學?!?、“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2016年學校的護理示范實訓基地被省教育廳立項,學校便加大對基地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通過三年多的建設,2019年通過省教育廳驗收,2020年又被列為全省282個省級示范實訓基地重點建設實訓基地之一。2019年,學校組織參加安徽省高職院校助產技能大賽獲優秀獎,這是學校助產專業一項新的突破。
榮譽顯著。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道、博愛、奉獻”為理念的辦學精神,堅持培養承載紅十字精神的基層護理人才為目標。骨干護理專業示范作用顯著,目前共獲國家級護理技能大賽(學生組)4項,其中1等獎1項,實現了安徽省中職學校獲此殊榮零的突破;獲國家黃炎培杰出校長獎1項;獲國家微課大賽優秀獎1項;立項建設省級提升質量工程項目1項;獲省級護理技能大賽(學生組)11項,(教師組)2項,獲市級護理技能大賽(學生組)16項、(教師組)4項;編寫教材12部。
四、人才培養
????創新體制,注重德育。學校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深入挖掘校內外德育教育資源,落實立德樹人要求,認真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核心的系列德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并將紅十字精神貫穿其中。通過社團組織,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校園文化。以重大節日和社會形勢為主線,開展主題文化活動;以校內聯歡晚會、運動會和社團活動為主線,開展各項文化活動,不斷增強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同時還積極探索德育新模式,借力道德大講堂平臺,讓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相互滲透,逐步形成學校的特色品牌項目。
產教融合,共育人才。學校每年與醫院護理等專業專家進行交流研討,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剖析、制定,不斷調整優化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地的三甲醫院,建有30多家教學實習基地,并擁有一家教學醫院—安徽紅十字會醫院,學校先后與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等30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就業協議。積極與安醫四附院醫學影像中心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導師帶徒的教學模式,與國勝大藥房就藥劑專業進行人才訂單式培養,學生入學即就業。使學生的實習實訓和教學緊密結合,有效縮短了學生就業后的適應期,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多年來,學校為醫療衛生機構和基層衛生部門培養了大批應急救護和衛生專業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學校在辦好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同時,還根據社會和用人單位要求,積極開展學歷教育培訓,面向社會開展推拿按摩師、營養師、育嬰師等工種的培訓,提高學生走向市場的競爭力。
突出專業,服務地方。學校開設紅十字知識課程,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公益活動,開展艾滋病預防、紅十字知識傳播、愛心捐助、義務獻血、義診、應急救護演練及培訓等活動。積極利用護理專業優勢開展專業對口培訓指導,服務區域發展。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校多名畢業生主動走向一線,為祖國加油,畢業生姚蕊琴抗疫事跡被央視新聞和安徽衛視點贊。紅會衛校辦學30余年來,已為社會培養3萬余名醫護工作者,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醫療系統,為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